棉纺织企业走自己的特色道路
棉纺织企业属于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不同的企业,它可能有不同的方式,有的企业应该的就是以靠设备的升级,包括自动化、智能化去减少用工成本,实现企业整个大生产的自动化,这个可能整个大数据、互联网在线质量检测这些很多的技术都是应用。
另外一种就是个性化,产品结构的调整,这个就是作为国家纺织的竞争力,肯定就要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一个是棉花,可能需要一些优质的棉花。再一个就是纤维的应用,所以通过原料的不同配比,纺纱工艺不同的优选,包括整个工艺的优选,最后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个性化的产品,这个也是整个产品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所以说随着纺织企业整个转型升级的要求,应该说对棉花就是原料,它的一些性能上应该是更倾向于优质。
企业现在也都能接受优质优价,也期望我们整个棉花产业能够把质量提高上来。
现在澳大利亚好棉花在17000元/吨以上,我们国内很多棉纺企业还在抢,还找不着。但是内地的棉花,也包括可能新疆的棉花,现在在13000左右,好一点14000高一点,这里面的差距大概在3千到4千块钱,就是这一个水平,而且是在同样的一个市场环境下去进行比较的,这里面同时也说明了机采棉,本身提升的潜力有多大?本身有它的必要性,同时也确实有它的紧迫性。
机采棉这方面,从农业发展来讲,因为机采棉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作为纺织企业来讲,就是机采棉也应该说是必须要接受的。
所以在下一步机采棉如何提高品质,如何降低它的一些短绒率上,纺织企业也愿意在整个产业上进行配合去积极推动机采棉行业的一个发展,使机采棉质量能够快速提高起来。
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中,对棉花质量有更好的引导,今年反应比较多的就是说现在是按照产量补,就是马克隆值比较高、纤维比较粗,可纺性比较低,所以价格补贴也能够引导棉花质量的提高。
相关链接:
前不久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全球互联网标杆式人物集体亮相,镁光灯下的电商风云让不少人眩晕,甚而觉得电商机会云集,跻身电商行列就可脱离实体市场竞争红海。
事实上,现实比理想骨感得多。海宁经营皮草网店的顾老板已经不止一次向笔者抱怨,做网店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首先是精力,别以为敲敲键盘,利润就滚滚而来,如果一个人从头到尾经营一家店,那么从进货、客服、发货、售后身兼数职,忙得没时间吃饭和上厕所是肯定的,夜以继日的熬夜更是司空见惯,过劳死也是由此而来。这是生意繁忙店家的烦恼,而不计其数的小网店还在发愁在电脑前坐一整天都不见一单生意上门。
网络市场,早已不是蓝海。单就经营成本而言,也可以吓退不少外行的实体店主。
顾老板向笔者计算了每个网店所必须支付的六大项成本:产品成本、包装成本(5元)、物流成本(10元)、平台扣点(5%)、税收(8%)、拍摄和制作费用(3%),此外还有更多的可变成本,比如人工成本(20%)和广告成本(20%)。也就是说,一件成本价20元的货物,在网上销售开价必须在60元以上才能保本。通常情况下,实体店利润保持在15%以上就可以略有盈余。
这不是顾先生一家店的个案。笔者因为日常采访需要加入过多个店家群,他们总是在为流量担忧,流量少了成本虽低却没顾客,流量高则需要投入各种广告。为引入更多流量,他们刷单刷信誉,他们花钱买广告,最近100多人前来投诉因流量被非法分子骗取钱财。
“网商虽然省了实体店的店铺租金,但算起来,经营成本实在比实体店还要高。”网店店主们认为,他们疲于奔命一整年,表面风光的经营数据说多了都是泪。
实体如此,网商如是,那么,经营者是否没有任何发展机会?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只问一个问题,你的大多数消费主要渠道是在哪里?80后甚至70后的回答基本上是网店,那么网店的旺盛需求还是客观存在的,网店经营需要的是谋略、个性、设计还有思路,总有店家能吸引到大批消费者的目光。
70前的大多数消费者可能还是会选择实体店,当然实体店可触摸可试穿的优势是网店所不能比拟的。武林路女装街最近新开的皮草店囊括了今年最流行的皮草款式,笔者每次路过,试穿的顾客都很多。实体店需要的是体验式贴心服务。
所以说,出路总比困难要多得多。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